16 浏览51.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
52.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体系优化研究——以杭州试点为例
五、社会风险与应急管理(12个)
53.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研究——以北京应急指挥平台为例
54.应急物资调配链路治理研究——以上海抗疫阶段物流瓶颈为例
55.城市内涝治理能力分析——以郑州“7·20”事件为例
56.极端天气应急治理机制研究——以广州台风管控为例
57.消防风险社区治理路径研究——以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为例
58.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以蜜雪冰城食品事件为例
59.跨区域应急协同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应急联盟为例
60.舆情危机应急管理模式研究——以“郑州红码”事件为例
61.城市防灾减灾空间规划治理研究——以深圳城市安全地图为例
62.应急信息透明机制研究——以武汉疫情通报为例
63.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治理路径——以“心理关爱热线”为例
64.社会组织在应急治理中的补位机制——以志愿者防疫服务为例
六、政府绩效与政策评估(8个)
65.政府绩效管理数字化改革研究——以江苏绩效管理平台为例
66.公共政策后评估制度建设研究——以环保政策后评估为例
67.政府项目绩效“形式主义困境”研究——以文旅项目烂尾现象为例
68.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海绵城市项目为例
69.政府绩效考核异化问题研究——以KPI绑架现象为例
70.政策执行偏差产生机制——以教育“双减”执行偏差为例
71.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估——以上海养老服务为例
72.数据考核与数字“造绩”治理研究——以基层过度填报材料为例
七、协同治理与多元主体参与(8个)
73.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治理机制研究——以深圳城管执法协同为例
74.开放式政府协作网络治理研究——以深圳“i深圳”平台为例
75.公共政策共创机制研究——以杭州数字治理共创平台为例
76.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建设——以北京市社工组织为例
77.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治理模式研究——以成都公园城市规划为例
78.志愿服务体系供需匹配治理研究——以武汉志愿平台为例
79.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城市治理路径研究——以阿里公益体系为例
80.公共议题协商民主治理研究——以深圳“民意‘表达日’”为例
八、营商环境与行政改革(8个)
81.营商环境优化的制度障碍研究——以民营企业反馈为例
8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阻力治理——以河北审批职能下放为例
83.政企关系数字化互动模式研究——以企业服务“智能客服”为例
84.市场主体保护法治化保障研究——以市场监管稽查体系为例
85.中介服务垄断治理研究——以许可证代办乱象为例
86.行政审批“中梗阻”治理路径——以湖南省整治行动为例
87.知识产权保护治理研究——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为例
88.店招规范化治理中的公共利益权衡研究——以西安街区统一整改为例
九、社会治理创新(8个)
89.“智慧警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AI巡逻为例
90.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治理研究——以腾讯“防沉迷”系统为例
91.网络暴力治理机制研究——以知乎用户保护规则为例
92.饭圈乱象治理研究——以“清朗行动”为例
93.城市宠物管理治理研究——以上海文明养宠平台为例
94.城市噪音治理创新机制——以深圳噪音监测系统为例
95.老龄化社会的照护治理研究——以上海长期护理险为例
96.流动人口治理与服务体系研究——以广东积分入户制度为例
十、公共伦理与AI治理(4个)
97.政务AI伦理治理框架研究——以杭州AI辅助办案算法为例
98.公共服务智能化偏见风险研究——以算法歧视案例为例
99.AI自动行政决策的责任划分研究——以浙江智能审批试点为例
100.生成式AI在公共管理中的监管机制研究——以ChatGPT政策试验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