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对农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2025-05-14 14:34 1 浏览

‌摘 要

在全球农业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国产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代表的“品牌农业”逐渐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区域品牌农业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重塑了我国农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和市场话语权。因此,系统评估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对农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厘清其驱动路径,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国际化、实现高质量“走出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国重点涉农出口省份(如山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等)为研究样本,基于2006—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括品牌强度、品牌认知度、产品认证等级、品牌外贸平台建设等在内的品牌指数体系,系统测度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水平,并将其纳入农业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中进行实证分析。出口竞争力采用修正的RCA(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单位出口价格指数等进行综合测算,进一步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与空间溢出模型探讨区域品牌对出口竞争力的直接影响、非线性边际效应及区域联动机制。


研究发现:(1)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对农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品牌建设水平每提升一个标准差,RCA指数平均上升约0.12,出口均价提升2.8%,出口市场覆盖范围也随之扩大;(2)品牌影响力主要通过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扩大消费者认知度、增强质量信任度三条路径发挥效应;(3)当品牌建设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后,其促进出口竞争力的边际效应显著增强,体现出“品牌临界加速效应”;(4)品牌带动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性,品牌建设水平较高的省份对相邻地区的出口竞争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尤其在果蔬、水产品、茶叶等高价值特色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5)品牌效应受到制度支撑、市场准入、物流能力与外贸平台等因素调节,其与农业产业组织化、国际认证水平等因素形成复合影响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国际传播体系、推动品牌标准国际对接、加强品牌外贸平台建设、完善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和财政支持机制、推动“品牌+出口+数字营销”的融合发展路径等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将农产品品牌强度引入出口竞争力模型构建中,识别出区域品牌的“品牌加价—信任信用—市场拓展”路径,为后续我国品牌农业国际化与贸易结构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工具。


关键词: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出口竞争力;RCA指数;空间溢出;品牌加价效应;地理标志


目录框架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的国际化要求

 1.1.2 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亟需品牌赋能

 1.1.3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相关研究

 1.2.2 品牌对出口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

 1.2.3 研究不足与本研究的突破点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逻辑与总体框架

 1.3.2 研究流程与方法概述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1.5 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概述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农业出口竞争力的经济学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价值链分工理论

2.2 品牌经济学与地理标志理论

 2.2.1 品牌资产与品牌国际化路径

 2.2.2 地理标志产品的贸易优势理论

2.3 品牌影响出口的机制分析

 2.3.1 品牌影响价格的加价路径

 2.3.2 品牌增强出口信任与识别度的机制

2.4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与研究假设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3.1 出口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

 3.1.1 修正RCA指数

 3.1.2 市场占有率指标

 3.1.3 单位出口价格指数

3.2 区域品牌建设水平指数体系

 3.2.1 品牌强度:地标数量、品牌等级、品牌赛事获奖数量

 3.2.2 品牌传播力:外贸展示频次、搜索指数、媒体曝光度

 3.2.3 品牌平台力:跨境电商平台覆盖、贸易展览会参与度

3.3 控制变量设置与数据描述

3.4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第4章 区域品牌对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4.2 品牌变量对RCA指数与出口价格的影响结果分析

4.3 控制变量检验与稳健性分析

4.4 地区异质性分析:主产区 vs 非主产区

4.5 典型区域案例对照分析(广西百色芒果、福建茶叶、山东苹果等)


第5章 非线性门槛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1 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5.2 品牌成熟度临界点与边际加速效应检验

5.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

5.4 品牌溢出对周边省份出口的传导机制

5.5 “品牌—带动—集群”空间格局解析


第6章 品牌作用的中介机制与调节因素分析

6.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品牌→价格→出口

6.2 调节效应分析:制度环境与平台建设

6.3 品牌国际认证、产业组织化与品牌作用强度

6.4 跨境电商与品牌外贸协同机制探析


第7章 政策建议与发展路径

7.1 健全农产品国际品牌建设与评价体系

7.2 推动品牌农业与自由贸易区、RCEP对接

7.3 打造品牌农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7.4 加快品牌“出海”与海外消费者认知系统建设

7.5 推动“品牌+数字贸易+平台赋能”融合发展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总结

8.2 理论贡献与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分享:
相关内容
  • 农业信息化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入,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生产效率和增进农户收入的重要抓手。农业信息化不仅涵盖了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等技术应用,更包括电子商务、数字金融、精准农业管理平台以及农业大数据的综合运用。基于此,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及部分典型县域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构建农业
  •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摘 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以其高效便捷、包容性强的特点,为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及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等长期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理论与农业经济发展理论,采用2008—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数”双重评价
  • 农产品品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然而,品牌虚假宣传、品质不稳定、信用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制约了品牌农业的健康发展。构建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农产品品牌信用评级体系,对于引导品牌规范经营、提升市场公信力、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品牌信用评价理论和农产品质量保障逻辑为基础,系统梳理农产品
  • 区域品牌农业对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影响研究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不断推进,区域品牌农业愈发成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产业链的重要抓手。区域品牌不仅代表了地方特色资源和文化内涵,更通过品牌溢价、市场认可和组织化运作,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价值引擎。本文以典型区域品牌农业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评估区域品牌对农业产业链纵
  • 农产品品牌价值测度与驱动因素分析——以赣南脐橙为例
    ‌摘 要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日益成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在“品牌强农”“地标兴农”战略背景下,区域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赋能,逐渐具备了更强的市场话语权和价值转化能力。赣南脐橙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其品牌价值演进过程和影响机制具有代表性,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
相关推荐
  •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提纲,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市场融资论文提纲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美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农村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是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评价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热门内容
  • 党史党建论文题目105个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考察,党史·党建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研究,党史·党建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党史·党
  • 东方甄选SWOT分析战略
    东方甄选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商品的电商平台。进行其SWOT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其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下是基于一般情况的东方甄选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品质保证:东方甄选可能注重商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精准定位:面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群体,定位清晰。品牌形象:可能建立了良好的品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工作成就和经验教训,明确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本文旨在深入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全会提出的主要战略部署,包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开放、全面
  • 二十届三中全会论文范文
    题目: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摘要: 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本文从全会的主要内容出发,探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包括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等。通过对这些战略措施的深入探讨,本文进一步提出经济
  • 100个党建类课题题目
    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党员队伍建设研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与实践“互联网+”背景下的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新时代党内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研究党的政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与实践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研究党建与企
联系方式
  • 13384015218
  • 13384015218
  • hnks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