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浏览摘 要
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逐渐由单一产出效率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衡量农业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核心指标,在绿色农业语境下应引入环境成本与生态效益的综合考量。本文基于2000—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绿色TFP”测算体系,综合考虑资源投入、经济产出与环境非期望产出(如化肥施用强度、农业碳排放等),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DF模型与Malmquist-Luenberger绿色指数对各地农业绿色TFP进行动态测算,并与传统TFP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绿色农业TFP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约1.47%,明显低于传统TFP年均增速2.18%,反映出环境约束下农业效率增幅放缓;(2)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绿色TFP最高,西部地区环境治理压力与效率提升之间存在显著张力;(3)技术进步仍是绿色TFP提升的主导因素,但环境规制与资源约束对技术效率的抑制效应值得关注;(4)财政绿色支农、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投入显著推动绿色TFP增长。建议完善绿色农业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支农资金结构,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
关键词 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非期望产出;环境规制;SBM模型
Abstract
(英文摘要略)
目录框架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绿色发展战略与农业转型升级
1.1.2 TFP在绿色农业评估中的扩展应用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传统农业TFP测度研究
1.2.2 绿色TFP与生态效率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与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绿色农业TFP的内涵与特征
2.2 传统TFP与绿色TFP的比较逻辑
2.3 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技术方法
2.3.1 SBM-DDF模型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2.4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3.1 农业绿色TFP测度指标设计
3.1.1 投入指标:劳动、耕地、农机动力、农业资本
3.1.2 期望产出:农业增加值
3.1.3 非期望产出:化肥施用强度、农业碳排放、氮磷流失等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3.2.1 价格平减、单位统一、缺失值处理等
3.3 绿色支农与环境规制变量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绿色TFP与传统TFP的测度与比较
4.1 SBM-DDF与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构建
4.2 全国农业绿色TFP与传统TFP对比
4.3 绿色TFP分解:技术进步、效率变动
4.4 不同区域绿色TFP与传统TFP差异分析
4.4.1 东中西部与粮食主产区比较
4.5 绿色TFP增长的阶段性演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农业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设定:System GMM动态面板模型
5.2 解释变量选取与假设
5.2.1 绿色财政支农、农技投入、污染治理投资、节能技术应用等
5.3 估计结果与边际弹性分析
5.4 区域异质性与交互项效应分析
5.5 绿色TFP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关系识别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地区绿色农业效率案例比较
6.1 江苏省:绿色技术推广驱动型增长
6.2 黑龙江省:农业资源集约化与绿色转型
6.3 云南省:生态农业与绿色补贴联动机制
6.4 典型案例比较与路径提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与发展路径
7.1 构建绿色农业绩效考评体系
7.2 完善财政支农向生态功能倾斜机制
7.3 推动农业非期望产出治理与技术替代
7.4 促进农业科技绿色转型与扩散机制建设
7.5 推动绿色TFP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8.3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计算说明
B. SBM模型约束与公式推导
C. 绿色TFP与传统TFP对照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