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浏览摘 要
农业生产效率是衡量农业资源配置合理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方法中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全要素视角出发,动态测度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演化轨迹,分解效率变动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部分,并结合区域分组和演化路径分析,探究效率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2年间,全国农业生产全要素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Malmquist指数年均值为1.028,年均增长率为2.8%;(2)技术进步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占Malmquist指数增长贡献的约68%;(3)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效率水平持续领先,中部地区稳步提升,西部和东北地区波动较大;(4)农机化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投入、土地流转率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提升农业效率的关键因素。建议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结构,强化科技投入与农技推广,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联动机制,以持续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态提升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DEA-Malmquist指数;全要素效率;技术进步;动态演化
Abstract
(英文摘要略)
目录框架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效率提升的新要求
1.1.2 农业资源配置与效率变动的现实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效率测度研究进展
1.2.2 DEA与Malmquist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2.3 文献评价与研究创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点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农业生产效率相关理论与模型基础
2.1 农业效率的经济学内涵
2.2 生产前沿理论与效率测度模型
2.3 DEA方法与Malmquist指数模型原理
2.3.1 CCR与BCC模型
2.3.2 Malmquist指数分解:TEC、PTEC、SEC、TC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说明
3.1 农业效率测度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3.1.1 投入指标:农业劳动、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农业资本
3.1.2 产出指标:农业总产值、主要农作物产量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3.2.1 缺失值插补
3.2.2 价格平减处理与单位统一
3.3 变量平稳性与相关性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态演化分析
4.1 Malmquist指数测算结果总体趋势
4.2 全国农业效率分解:TEC、TC、SEC、PTEC
4.3 农业效率演化的阶段特征识别
4.4 农业效率演化与政策事件关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农业生产效率比较分析
5.1 东中西部与东北地区效率水平比较
5.2 各区域Malmquist指数分解结果对比
5.3 区域农业效率演化轨迹与异质性解释
5.4 农业主产区与非主产区效率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效率变化的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6.1 变量构建与模型设定
6.1.1 被解释变量:Malmquist指数及其子项
6.1.2 解释变量:农机使用率、农技推广投入、土地流转率、人力资本、财政支农等
6.2 面板固定效应与System GMM模型估计
6.3 区域分组回归与交互项分析
6.4 稳健性与内生性处理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分析与典型经验总结
7.1 山东省:机制创新推动效率提升的样本
7.2 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进步滞后带来的效率波动
7.3 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带动的效率跃升路径
7.4 对比总结与经验提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与发展路径
8.1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制度激励
8.2 推动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
8.3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与绩效考核体系
8.4 建立农业效率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
8.5 加强区域联动与分工协作机制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主要结论
9.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Malmquist指数计算公式与分解方法
B. 指标定义与数据来源
C. 各省(区、市)农业效率年度测算结果表
D. 回归估计与变量说明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