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浏览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与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区块链技术与证券注册制下的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2.1 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
2.1.1 去中心化与分布式账本
2.1.2 智能合约与共识机制
2.1.3 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性
2.2 注册制下的信息披露制度解析
2.2.1 注册制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2.2.2 信息披露内容、程序与时效要求
2.2.3 当前注册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区块链赋能信息披露的逻辑基础
2.3.1 技术与制度融合的可行性
2.3.2 区块链在提升披露透明性与时效性方面的作用
2.3.3 区块链驱动下的信息披露制度创新路径
第三章 区块链对证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机制与变量设定
3.1 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3.1.1 披露透明度指标(可观测性、一致性)
3.1.2 披露时效性指标(滞后程度、响应时间)
3.1.3 披露完整性指标(内容覆盖率、披露频率)
3.2 区块链嵌入的核心变量设计
3.2.1 自变量:区块链嵌入水平(系统部署、节点分布)
3.2.2 中介变量:信息披露过程效率(数据上链速度、智能合约执行)
3.2.3 因变量: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分)
3.3 控制变量与干扰因素
3.3.1 企业性质(国企/民企)、行业类型
3.3.2 企业规模、上市板块(主板/科创板)
3.3.3 审计机构类型与治理水平
第四章 区块链在信息披露中的应用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1.1 样本企业选择标准
4.1.2 区块链部署企业与对照组匹配逻辑
4.1.3 数据采集方法与时间区间
4.2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4.2.1 回归模型设定与公式推导
4.2.2 变量赋值方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多重共线性与异方差检验
4.3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4.3.1 区块链嵌入对披露质量的显著性分析
4.3.2 中介效应检验与路径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更换指标、滞后期检验
第五章 案例分析:典型企业的区块链信息披露实践
5.1 企业A(科创板企业)案例分析
5.1.1 区块链信息披露系统架构
5.1.2 信息披露流程优化前后对比
5.1.3 实际效果评估与问题剖析
5.2 企业B(主板企业)案例分析
5.2.1 上链信息范围与公开形式
5.2.2 投资者反馈与监管认可情况
5.2.3 案例总结:差异化路径下的启示
5.3 案例分析总结
5.3.1 案例共性特征
5.3.2 案例对制度设计的启示
5.3.3 案例对技术运用的改进建议
第六章 区块链优化注册制信息披露机制的政策建议
6.1 信息披露流程的区块链再设计
6.1.1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信息披露链条
6.1.2 引入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披露
6.1.3 建立节点互认机制加强协同
6.2 信息披露制度的配套制度优化
6.2.1 明确信息披露的链上责任与法律效力
6.2.2 完善披露数据接口标准与监管平台
6.2.3 构建“技术-法律-制度”融合机制
6.3 推动全市场信息披露生态系统建设
6.3.1 鼓励试点企业先行先试
6.3.2 推动监管科技(RegTech)平台接入
6.3.3 构建投资者区块链数据查询服务平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区块链有助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7.1.2 注册制改革对技术嵌入提供制度机遇
7.1.3 技术落地仍面临系统性协同障碍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7.2.1 样本与指标的局限性
7.2.2 后续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7.2.3 对跨市场适用性的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