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浏览论文三
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的比较分析
摘要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战略重点。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存在。金融科技在跨区域支付、供应链金融、普惠信贷等方面的创新,有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基于2008—2022年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SDM)和中介效应模型,比较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协同和加强要素流动。长三角地区效果更显著,京津冀地区则存在一定制度瓶颈。
关键词
金融科技;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空间效应
提纲框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挑战
1.1.2金融科技的潜在作用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不足与拓展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FE、SDM、中介效应)
1.3.3技术路线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概念界定(区域协调发展、金融科技)
2.2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
2.3作用机制与研究假设
第三章研究设计
3.1研究思路
3.2变量选择(因变量:区域发展协调度;自变量: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中介变量: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协同)
3.3数据来源(京津冀、长三角2008—2022)
3.4模型设定
3.5技术路线
第四章实证分析
4.1描述性统计
4.2基准回归结果
4.3空间效应分析
4.4中介效应检验
4.5区域比较分析(京津冀vs长三角)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5.2政策建议
5.3创新点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