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公平责任条款论文范文提纲

2022-04-20 17:10 1827 浏览

民法典公平责任条款论文范文提纲-《民法典》中公平责任条款完善研究

摘要:公平责任可以说是道德的产物,是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不完善,保险业不成熟,具有救济受害人、平息纠纷等社会作用。然而,公平责任的理论复杂性和争议性;法律规定的模糊性使法官无法准确适用公平责任,也导致滥用公平责任。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1186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6条不能独立适用。公平责任的适用由法律明确规定,即法律规定的公平责任条款,这限制了法官的自由。公平责任是道德公平思想法律化的结果。思想的抽象性与法律表达的准确性发生冲突,导致公平责任在法律层面的模糊性。虽然与以往关于公平责任的法律规定相比,《民法典》的规定大大缩小了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但《公平责任条款》中仍存在规定过于模糊的问题,不利于法官在审判中准确适用公平责任条款。因此,有必要分析公平责任的理论和实践,找出和解决《民法典》中公平责任条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公平责任的范围和司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公平责任条款在当前民法典中存在以下几点:一是对适用情况的限制过于严格,但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情况不能全部包括在立法中,可能导致公平责任条款适用的僵化;第三,损失分担的范围和比例不明确,在实践中,损失分担的范围甚至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在这方面没有规定;第四,确定损失分担比例的考虑因素缺乏参考标准,司法实践,官员适用的考虑因素,导致《公平责任法》的差异很大,到目前为止,《公平责任法》的规定还有很大的适用空间,因此有必要改进公平责任。结合我国公平责任的发展过程和司法现状,对完善《民法典》中的公平责任条款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完善公平责任条款的构成要素,包括限制损失分担的主体是受害者,肯定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当事人主观上没有过错;二是增加公平责任条款的适用,即交通事故案件和劳动者损害案件;三是确定损失分担的范围和比例,明确精神损害赔偿不属于损失分担的范围;四是统一考虑因素标准,综合考虑客观因素,双方的经济状况是首要考虑因素。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3-13页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3-14页

第二章 我国公平责任的立法演进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我国公平责任的立法演进15-19页

第二节 公平责任的理论基础19-20页

第三章 《民法典》中公平责任条款解读

第一节 公平责任的性质21-26页

第二节 《民法典》中公平责任条款的构成要件26-27页

第三节 对其他相关内容的解析27-28页

第四章 《民法典》中公平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公平责任条款构成要件模糊29-31页

第二节 对适用情形的限制过于严苛31-34页

第三节 损失分担的范围和比例不明晰34-35页

第四节 考量因素不明确35-36页

第五章 我国《民法典》中公平责任条款完善建议

第一节 细化公平责任条款的构成要件36-37页

第二节 增加公平责任条款的适用范围37-39页

第三节 厘定损失分担的范围和比例39-40页

第四节 统一考量标准,综合考虑客观因素40-42页

结语

参考文献

相关内容
  • 网络侵权行为认定与平台责任承担问题 研究
    网络侵权行为认定与平台责任承担问题研究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匿名性,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带来极大便利,但也伴随着网络侵权事件的频发。无论是个人名誉权、知识产权还是个人隐私,在网络环境下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网络侵权行为呈现出多
  • 网络侵权行为认定与平台责任 承担问题研究
    网络侵权行为认定与平台责任承担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侵权行为日益多发,平台责任问题成为法律界、互联网业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和网络平台责任的承担条件,直接关乎互联网治理效果、创新发展与权利保护的平衡。本文梳理了我国网络侵权行为认定的法律逻辑,分析了平台责任承担的类型、范围及现行立法和司法
  • 《民法典》关于居住权制度的创新与法律适用
    《民法典》关于居住权制度的创新与法律适用摘要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以专章形式确立了居住权制度,标志着我国用益物权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居住权作为民法典时代新型权利,其设立有助于更好地保障特定主体的居住利益、丰富社会保障手段、优化不动产利用方式。本文围绕居住权制度的立法创新、法律适用现状与问题展开分析,总结我国居住权立法的进
  • 网络侵权行为认定与平台责任承担问题研究
    网络侵权行为认定与平台责任承担问题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侵权行为日益频发,平台在网络生态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如何认定网络侵权行为、如何科学划分并落实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是当前理论与实务领域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我国网络侵权行为认定标准、平台责任类型、承担责任的条件及改进建议为核心,综合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梳理现行法律制
  • 《民法典》背景下遗嘱自由与继承权保护的平衡
    论文题目:《民法典》背景下遗嘱自由与继承权保护的平衡摘要遗嘱自由是现代继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旨在尊重和保障公民在死亡后对其个人财产的自主处分权,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在继承领域的延伸。然而,遗嘱自由并非绝对,它与继承权保护,特别是对特定法定继承人(如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以及对家庭扶养义务、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相关推荐
  • 家暴受害者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效果分析
    家暴受害者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效果分析摘要近年来,家庭暴力案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家庭和谐。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中国反家暴立法的重要制度创新,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和安全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基础和实施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效与不足,并从受害者保护、执法司法协作、社会支持网络、舆论引导
  • 民间借贷纠纷案的法律要点 研究
    内容摘要P2P网络借贷是地位平等的借贷双方依托于网络借贷平台的撮合而达成交易实现资金互融互通的借贷形式,其性质仍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P2P网络借贷平台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信息发布、资料审核、撮合交易到发放借款、追踪还款的“一站式”网络服务,因而致使电子数据在P2P网贷纠纷的处理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的P2P网贷纠纷的处理中,电子数据的
  • 民间借贷纠纷案的法律要点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民众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在此发展背景下,民间借贷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较为常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具体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下民事主体之间所进行的资金通融行为,这种行为相较于金融业务来说,借款的程序较为简易,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帮助民事主体进行资金周转、解决问题。关键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要点研究民间
热门内容
  • 党史党建论文题目105个
     1.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考察,党史·党建 2.习主席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3.习主席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4.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研究,党史·党建 5.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党史·党
  • 东方甄选SWOT分析战略
    东方甄选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商品的电商平台。进行其SWOT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其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下是基于一般情况的东方甄选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品质保证:东方甄选可能注重商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精准定位:面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群体,定位清晰。品牌形象:可能建立了良好的品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工作成就和经验教训,明确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本文旨在深入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全会提出的主要战略部署,包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开放、全面
  • 二十届三中全会论文范文
    题目: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摘要: 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本文从全会的主要内容出发,探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包括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等。通过对这些战略措施的深入探讨,本文进一步提出经济
  • 100个党建类课题题目
    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党员队伍建设研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与实践“互联网+”背景下的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新时代党内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研究党的政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与实践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研究党建与企
联系方式
  • 13384015218
  • 13384015218
  • hnks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