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2025-05-16 20:43 16 浏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摘要

  在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金融包容性的关键环节。物联网技术(IoT)凭借其实时数据采集、智能感知与远程控制优势,为农业金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梳理了农业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物联网技术赋能下农业普惠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及应用场景,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探讨其在风险评估、产品设计、信贷审批、保险理赔等环节的创新路径。最后,提出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据治理、完善金融生态协同等政策建议,以推动农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服务创新;风险管理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受传统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薄弱、风险评估难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服务长期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农田管理、农产品溯源、产供销全流程数据逐渐实现实时化和透明化,为破解农业金融服务中的痛点提供了新思路。如何以物联网为基础,推动农业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已成为理论与实务关注的前沿课题。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揭示物联网技术驱动下农业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的逻辑与机制,为金融机构、政府和涉农企业探索服务创新模式、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提升金融包容性和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与系统归纳等方法,围绕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普惠金融融合的技术路径、创新模式、典型案例、面临挑战和政策建议等内容展开系统研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物联网技术基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无线网络等手段,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全面感知、数据采集、互联互通与智能控制。其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灌溉、农机定位、动物追踪、仓储物流等场景,为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提供坚实基础。

  2.2 农业普惠金融内涵

  农业普惠金融是指为广大农户、小微农业经营主体及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等提供可获得、可负担、可持续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生活改善。其核心在于“包容性”与“高效性”。

  2.3 物联网与农业普惠金融融合机制

  信息对称性提升:物联网采集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数据,降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风险评估与管理优化:通过环境、作物、资产等数据实时监控,增强对农业信贷与保险风险的动态评估与管控能力。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物联网数据赋能金融机构设计“场景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提升服务适配度与可及性。

  自动化与智能化流程:信贷审批、保险理赔等环节智能触发、自动化处理,大幅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如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已在智能农业与农业金融服务深度融合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国内学者主要关注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管理、智能保险、农业信贷风控等方面的应用,认为技术创新是解决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张敏, 2022;刘涛, 2023)。但在数据治理、系统协同、生态建设等方面尚存在研究与实践不足。

  3 我国农业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3.1 发展现状

  金融服务主体多元,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均参与农村金融服务。

  积极推广“农业信贷”、“订单融资”、“农险保障”、“移动支付”等普惠金融产品,服务覆盖率逐年提升。

  以“数字乡村”、“智慧农业”为引领,部分地区已试点物联网+金融模式,推进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

  3.2 存在问题

  农户信用信息不健全,传统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弱。

  信贷审批和保险理赔流程繁琐,缺乏有效的动态风险数据支撑。

  农业生产经营高度分散,金融服务的“碎片化”“高成本”特征突出。

  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备部署与维护成本高,数据标准和安全体系不健全。

  4 物联网赋能下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4.1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场景的应用

  4.1.1 农业信贷风控创新

  通过部署传感器、无人机、智能终端等,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土壤墒情、气候变化和农机使用情况,金融机构可基于真实生产数据构建农户信用画像,精准评估还款能力与风险水平,推动“信用+物联网”信贷产品开发。

  4.1.2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

  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监测、遥感影像与农情数据,实现农作物气象指数保险、灾害自动预警与理赔自动触发。例如,一旦监测到极端气候,保险公司自动启动理赔流程,提升农户保障体验。

  4.1.3 供应链金融与订单融资

  依托物联网实现农产品产地溯源、物流监控、仓储管理,金融机构可据此为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等服务,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和违约成本。

分享:
相关内容
  • 数字经济助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
    数字经济助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摘要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新动力,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绿色金融产品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透明化特征,有效提升了绿色产业的融资可得性和发展效率。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与
  • 数字经济对什么的影响的论文题目
    ‌ 一、宏观经济与区域发展1.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基于多维度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2. 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升级路径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3. 数字经济对城市群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4.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5. 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基于31省
  •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研究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普惠金融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完善愈发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其自下而上、自组织、自服务和互助合作的特征,在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促进农村金融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 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与农户采纳行为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与农户采纳行为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农户生产经营和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然而,部分创新产品的农户采纳率依然偏低,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效能。本文基于普惠金融理论和行为经济学视角,梳理了当前农村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现状,分析了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结合
  • 普惠金融创新类论文2025年题目推荐
    ‌2025年最新的普惠金融创新类论文题目 一、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普惠金融创新1. 数字人民币推广下的普惠金融创新机制研究2. 大模型与人工智能在普惠金融信贷风控中的应用研究3.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普惠金融服务透明化路径4. 金融云平台在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效能中的创新作用5. 物联网技术赋能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研究6. 5G技术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路
相关推荐
  • 跨国公司企业并购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奔驰并购克莱斯勒公司为例
    关键词: WOTS-UP分析;系统动力学;跨国公司;企业并购;业务建模;摘要: 全球竞争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显著改变企业的格局及其内部报告要求。本文通过对戴姆勒–奔驰公司WOTS-UP分析之前因构型,识别出与该公司未来发展相关的关键因素,并制定适当的策略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和评估公司适应或利用这些发展的能力,然后通过开发支持战略选择的相关系统,将奔驰、克莱斯勒公司合
热门内容
  • 党史党建论文题目105个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考察,党史·党建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研究,党史·党建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党史·党
  • 东方甄选SWOT分析战略
    东方甄选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商品的电商平台。进行其SWOT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其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下是基于一般情况的东方甄选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品质保证:东方甄选可能注重商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精准定位:面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群体,定位清晰。品牌形象:可能建立了良好的品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工作成就和经验教训,明确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本文旨在深入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全会提出的主要战略部署,包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开放、全面
  • 二十届三中全会论文范文
    题目: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摘要: 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本文从全会的主要内容出发,探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包括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等。通过对这些战略措施的深入探讨,本文进一步提出经济
  • 100个党建类课题题目
    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党员队伍建设研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与实践“互联网+”背景下的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新时代党内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研究党的政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与实践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研究党建与企
联系方式
  • 13384015218
  • 13384015218
  • hnks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