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浏览贯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研究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协同(12个)
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研究——以长三角人才流动政策为例
2. 跨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化路径研究——以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为例
3.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高质量路径研究——以电子信息产业沿线转移为例
4. 区域协调发展中财政转移支付优化研究——以西部地区专项转移支付为例
5.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协同网络构建研究——以成渝双城交通枢纽为例
6.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协同研究——以长江上中下游生态补偿制度为例
7. 区域专业人才协作机制研究——以粤港澳医疗人才协作为例
8. 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治理研究——以上海张江+合肥大科学装置协同为例
9. 区域市场一体化制度障碍破解研究——以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动为例
10.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大气治理联防联控为例
11. 区域产业错位发展协同机制研究——以珠三角制造业+港澳服务业为例
12. 数字经济支撑区域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以成渝“算力飞地”为例
二、区域重大战略比较研究(12个)
13.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发展路径比较——以产业分工格局为例
14. 区域重大战略对全国格局影响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华南发展为例
15.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协同效应研究——以上港海外布局为例
16. 京津冀与雄安新区战略协同研究——以教育资源创新布局为例
17. 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战略叠加效应研究——以跨境贸易便利化为例
18. 北部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研究——以钦州港物流节点为例
19. 长三角与黄河流域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水资源联调为例
20. 长江经济带与双循环战略的支撑作用研究——以港口通道体系为例
21. 长三角一体化与自贸区协同制度创新研究——以上海自贸区扩区为例
22. 成渝双城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研究——以铁海联运为例
23. “一带一路”与中欧班列战略协同研究——以重庆始发网络为例
24. 国家战略叠加对地方发展路径影响研究——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例
三、都市圈与城市群协同发展(12个)
25. 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例
26. 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27. 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研究——以粤港澳城际体系为例
28. 城市群内部同质化竞争治理研究——以成渝制造业竞争为例
29. 大都市圈住房政策协同研究——以京津冀公租房互通为例
30. 城市群环境治理协同研究——以上海—苏州—嘉兴PM2.5联控为例
31. 都市圈公共医疗资源协同研究——以广州都市圈医疗资源共享为例
32. 都市圈产业链分工体系研究——以深圳科技+东莞制造为例
33. 都市圈教育资源统筹研究——以南京都市圈高校联盟为例
34. 超大城市溢出效应扩散机制研究——以广州外迁产业为例
35. 中心城区扩容带动城市群发展研究——以重庆新区建设为例
36. 跨市通勤体系建设研究——以上海—苏州通勤圈为例
四、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10个)
37. 区域重大战略下生态保护补偿路径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补偿为例
38. 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以太湖联保机制为例
39. 生态优先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长江禁渔后渔业转型为例
40. 区域绿色能源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甘肃“绿电外送”为例
41. 跨区域碳排放协同治理研究——以京津冀碳交易试点为例
42. 区域生态红线协同监管制度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为例
43. 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研究——以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乡村为例
44. 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路径研究——以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为例
45. 国家公园体系对区域发展的带动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46. 区域水环境协同治理研究——以淮河流域治理为例
五、区域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战略(12个)
47. 区域协同构建先进制造产业链体系研究——以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例
48. 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机制研究——以合肥大科学装置与上海张江协作为例
49. 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研究——以四川电子信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