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浏览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特色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电商
2.1.2 乡村治理
2.1.3 乡村治理效能
2.2 理论基础
2.2.1 电子商务理论
2.2.2 基层治理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2.3 农村电商对乡村治理效能影响的作用机制
2.3.1 资源整合机制
2.3.2 社会协同机制
2.3.3 能力提升机制
3 阿里巴巴“村淘”助力贵州毕节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3.1 毕节“村淘”项目简介
3.1.1 项目背景与发展历程
3.1.2 基本运行模式
3.2 “村淘”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2.2 物流与配套设施完善
3.3 “村淘”促进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
3.3.1 农产品上行路径创新
3.3.2 农村新业态发展及收入结构优化
3.4 “村淘”带动村级组织和治理创新
3.4.1 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3.4.2 村民自治与社会协同机制创新
3.5 案例成效与治理提升表现
3.5.1 经济效益
3.5.2 社会效益
3.5.3 治理效能提升表现
4 乡村治理效能测评与实证分析
4.1 乡村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指标选取与权重分配
4.1.3 数据来源与测评方法
4.2 实证模型与变量设定
4.2.1 回归模型设定
4.2.2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基准回归结果
4.3.2 中介效应与异质性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4.4 案例对比与理论验证
4.4.1 不同模式农村电商治理效能对比
4.4.2 理论与实证结论呼应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
5.2.2 强化多元协同共治机制
5.2.3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人才培育
5.2.4 推动信息化治理创新
5.2.5 健全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机制
5.3 研究创新与不足
5.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